M理论。然而,风险资本这种创新的资本形式的发展动摇了M&M理论,它证明了借贷;分配和所有制结构确实影响企业的组织效率和现金流,从而影响企业的市场价值。那么,风险资本的价值增值功能是如何实现的?它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具有什么样的特殊功能?这种功能是否可以替代?这些都是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迫切需要回答的重大问题。对风险资本市场的功能和作用的研究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风险资本市场的市场功能和作用,其二是风险资本市场中各参与者的功能和作用。 资本市场的主要功能是优化资源配置。现代经济中高新技术产业在促进经济发展,增加社会就业方面的作用日益增强,因而研究风险资本市场的市场功能重点在于研究市场对技术创新的作用。这可以分为两个层次进行研究,第一个层次是风险资本与技术创新的关系,要回答的问题是:风险资本是否能刺激技术创新?第二个层次是小盘股市场与风险资本的关系,要回答的问题是:小盘股市场是否刺激风险资本的发展?如果对上述两个问题的回答都是肯定的,则说明风险资本市场有其特殊的市场功能。同时,也可以从市场运作的结果来对比分析风险资本投资的企业与一般企业的表现,"从中看出风险资本市场的作用。 风险资本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包括企业家(科技资本家)、风险资本家、投资者、投资银行和政府。他们在风险资本市场中发挥各自的功能,他们的相互配合是风险资本市场得以有效运作的基础。在各参与者中,有的参与者的作用是易于理解的,但对于风险资本家和政府的作用需要进行深人的研究。风险资本家作为风险资本市场中起核心作用的中介具有价值创造的功能,而政府政策不但是风险资本市场发育和成长的主要决定因素,同时也在相当程度上作为风险资本家直接涉及风险资本市场。 三、风险资本市场的治理结构 风险资本市场的治理结构是适应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高度的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佳而形成的。理想的治理结构应该同时满足信息最大化和信息成本最小化的要求。风险资本市场在治理结构上的创新是整个市场创新的核心内容之一,对它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首先,风险资本企业最常用的治理结构是什么?普遍的观点是,风险资本企业在治理结构上的创新是其成功的关键因素。那么,这种治理结构上的创新是怎样把信息不对称减少到最低程度的?是怎样在参与各方之间分配权利与责任,设计出合理的激励机制的? 第二,投资者与风险资本家的合同连接。投资者与风险资本家的合同连接包括法律结构、风险资本家的自有资本、投资者的投资计划、风险资本家的报酬、报告制度与会计核算方法、代理成本与运作费用、风险投资项目的选择、风险基金的经济寿命等多方面的内容。 第三,风险资本的投资过程。风险资本投资过程的最大特征是其多阶段性,而投资过程本身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各种投资技术的应用是为了把投资风险控制在最低水平。研究风险资本投资过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投资技术、投资过程、权利与责任等方面。其中还会涉及到信息经济学以及期权定价等现代金砧经济理论。 第四,风险资本求与企业家的合同连接。尽管风险资本家积极参与企业的决策和管理,他与企业家之间仍然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即使他们具有相同的信息,在对有些问题的决策上仍会有分歧。风险资本从治理结构上采取了一整套办法来保证风险资本家与企业家权利与责任的合理分配。这些措施包括哪些内容?为什么是有效的?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深入研究风险资本市场治理结构的重要内容。 第五,风险资本的变现机制与小盘股市场的治理结构。风险资本家和企业家都希望所培育的企业能最终变现,但他们在变现的时间和方式上可能有不同意见。标准的股份购买协议有相应的规定来控制企业的变现过程,使风险资本家和企业家的利益均得到保障。小盘股市场是风险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治理结构上的特征也是适应高度的信息不对称性而形成的,研究其治理结构包括监管理念、组织结构、法律架构、信息披露制度等多方面的内容。 四、风险资本市场的历史演变过程与宏观决定因素 从开始发育到现在,风险资本市场经历了相当长的曲折发展过程。它作为一个市场的起落,不仅反映了社会经济大环境的变化对它的影响,而且也能说明这个市场本身的发展运动规律。发达国家风险资本市场的历史演变过程为发展中国家风险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模式,从中可以总结出很多经验和教训。在过去几年中,很多国家和政府己经认识刮风险资本市场在促进科技成果的商业化、提高国家竞争力、增加社会就业量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开始积极鼓励和培育风险资本市场。然而,风险资本市场的发展是受制于一定的宏观环境的。这个环境中的政策变量、经济变量和市场变量,都会影响到风险资本市场的发展。在这方面需要研究的问题是:哪些政策变量、经济变量和市场变量是风险资本市场发展的决定因素?迸一步说,这些变量在多大程度上影响风险资本市场的发展?其中哪些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对于风险资本市场影响因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五、风险资本市场的发展模式及有效性分析 资本、投资与创新的关系是现代金融经济学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普遍的观点是,资本市场与创新产业相连接的组织形式及其功能的有效性是创新产业成功的决定因素。按资本市场与创新产业相连的组织形式划分,风险资本市场的发展在各国呈现出不同的模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模式包括:(1)德国模式。这种模式的特征是各主要银行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参与到创新产业中去,成为创新产业的股东。(2)美国模式。在该模式下,银行的作用较小,资本市场与创新产业的连接主要是通过风险资本和封闭式私募基金在发展成熟的资本市场上运作来实现的。(3)日本模式。该模式的特征是大企业集团成为创新产业的主要投资者,形成了高度集中和一体化的组织形式。这些不同的模式是在各国特定的经济结构和社会发展条件下形成的,具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然而,从运行的结果上看,它们的有效性又是有显著差别的。从宏观的角度分析这些模式的形成条件、特征和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从微观组织结构上看,连接资本市场和创新产业的组织呈现多样化的结构形式。其中最主要的两种组织形式是独立的有限合伙制投资公司和由一般公司担保和创立的风险基金。两种显著不同的组织形式带来了治理结构和激励机制上的差别,而这种差别又必然会反映到其投资项目的表现和市场运作的效率上。对独立风险资本和公司内部风险资本的对照研究为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一个很典型的范本,是风险资本市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