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斯达克一直被中国高科技企业作为上市首选地,但是在美国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简称萨班斯法)2006年7月开始对外国企业实行之后,很多期望赴美上市融资中国企业的美梦变得遥不可及。萨班斯法让企业在美国上市成本高昂;而且还公司高管们所需要承担的法律风险加大;公司的运营成本加大;延长上市的准备时间;同时上市审查也更加严格。
萨班斯法案实施之后,硅谷的许多企业已经开始寻找美国之外的资本介入,希望能在国外的资本市场完成上市。国内企业也将眼光放宽,开始考虑美国之外的证券市场。香港、新加坡、日本等同样以黄皮肤黑眼睛为主的亚洲近邻证券市场,开始受到创业者的青睐。在这些邻近的交易市场中,日本方面对中国创业者的拉拢欲望显得更加强烈。到日本上市有哪些优势?他是不是适合你的公司?中国投资网将对这个话题进行深入的系列探讨,为你提供更多的参考信息。
日本总共有6个证券交易所,东京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东交所”)一家独大,拥有超过2千家的上市公司,交易金额也占到日本该行业的92%。国内公司要到日本上市必然就是去东交所,而不需要像到美国上市还需考虑去纳斯达克,还是去纽约证券交易所。
从全球排名来看,东交所仅次于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排名第二;远远大于亚太地区的其他证券交易所,包括我们熟悉的香港证券交易所。
日本经济的缩影
在日本经济泡沫的80年后半期到90年代前半期,东交所的市价总额曾经超过了纽约证交所的规模,当时很多企业都选择到东交所上市,顶峰时交所有高达130家外国企业。
外国股票到东交所上市,始于1973年。当时该所的外国股票主要以日本的个人投资家为主,上市的企业也主要是一些欧美的大型企业“蓝筹股”。这些企业除了在本国上市以外,往往会选择东交所作为第二上市市场。
“当时这些企业选择东交所上市是因为日本的经济是世界第一,”东京证券交易所新上市推广部负责人青藤博一称,“随着日本经济泡沫的破灭,东交所市场开始股价暴跌 ,而这个时候东交所上市的外国企业也开始集中撤退。”
青藤博一分析,“产生集体撤退的因为这些企业,并不积极于与日本投资家进行沟通。”这些欧美扩国企业仅仅是将这里作为融资的一个好地方,而没有计划让这些投资人对企业产生深刻理解。
从2003年上半年开始,日本的经济开始复苏,经过三年的休养和调整,日股票市场也开始恢复。对于国外的投资人来说,东交所的吸引力逐渐增大。东交所趁此机会重新开始构建国外股票市场部,希望吸引更多日本本土之外的企业能在东交所上市。
东京证券交易所的九个优势
跟随日本的亚洲经济领头羊定位,东交所曾经在经济泡沫时期吃过欧美大企业的亏,现今的定位是以亚洲为中心,发展周边国家的企业到东京上市,特别是中国的企业。
据中国投资网比较,与香港和新加坡市场不同,东京证券交易所由其自己的特色。从规模和市场价值来看,东京和纽约市场差不多,前十位的公司市价总额加起来不到20%,而其他市场这个比例是30%--50%左右。
第一、小企业机会多
前十位额度公司所占市价总额比例过高意味着,这个市场是由一部分巨人企业占据了主导地位,它的交易投资主要也是集中在这样的企业,而一些小的创业企业往往会被巨人的影子所掩盖。
而东京和纽约市场的比例则意味着,该市场的投资品种丰富,这样带来的投资者层次也非常的多。在这样的市场下,对于规模比较小的一些风险企业来说,很容易得到投资家的一些注目和评价。
第二、可以供应的钱多
日本可用于投资股市的热钱非常多
到目前为止,全球IPO的筹资总额排名,前十位中有4家是是在东交所上市,像NTT DoCoMo等。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东交所的资金供给能力不成问题,即使资金需求巨大的企业上市,也可以满足。
第三、投资者类型多
除了本地的投资的投资者之外,欧美的机构投资者是目前东京市场的最大参与者,国际化程度比较高。对于企业来说,在这里也可以得到一个公平的市场环境。
第四、个人投资者多
来自东交所向中国投资网提供的数据称,在东交所个人投资者的比例超过30%。与机构投资者的专业性不同,个人投资者往往有着不同投资取向和偏好。他们存在的好处是会带来外国企业的股东结构的多样化。
第五、市盈率比较高
日本市场对创业企业的期待程度非常高。第三方数据预测,日本近三年的市盈率将会在80倍到100倍左右。对于这些风险企业的成长性方面,日本市场他们的价值评估是非常高的。
而纳斯达克市场,以前中国公司的市盈率并不高,在百度上市之后,中国公司才迎来了一个市盈率的高增长期。但是投资机构初始给出的市盈率往往也不是很好,新东方上市时定价市盈率四十多倍,如家上市钱预计是50倍。纳斯达克还是比较吝啬,给携程的市盈率是是50倍,而目前无论是利润还是利润率都为中国互联网第一的网易,也才30倍市盈率。
在国内市场,传统产业的成熟公司市盈率一般在十倍以下。
第六、上市后仍方便灵活融资
创业企业在日本上市之后,仍然可以方便的进行融资
在东交所的统计中,上市以后它的融资可以是灵活的进行。截至6月底,东交所创业板市场一共162家企业进行了融资,这其中有29家企业是进行上市以后的融资。这29家企业中,有4家是包括首次发行一共进行了三次筹资。在企业不断发展过程当中,可以按照不同的时期的需求,方便筹集所需要的资金,这一点东交所显得更方便。
第七、创业板股票流动性高
通过近两年的东京、香港、新加坡各个创业板市场,每一种股票的买卖金额的对比,我们发现,在日本创业板市场上的交易金额远远高于其他两个市场。创业板市场的高流动性,也是上市企业可以灵活进行融资的一个重要的前提。
第八、三角并购将解禁
据东交所的相关人士透露,明年针对外国公司通过他的子公司,来并购日本的公司方面,将会放宽限制,做出一些新的规定,“所谓的三角并购将会被解禁”。对于日本有着密切关系的外国企业,他们在东交所上市后会很明确的感受到这个好处。
如果有计划去并购一些日本企业的话,东证上市对未来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第九、不需经过政府审查
日本将上市审查的权力赋予了证券交易所。对一般证券交易所来说,上市标准的审查以及制定是由政府行政部门来做,达到上市标准后往往需要做一些相关文件的备案。而在日本是东交所自己定制上市标准,审查工作东交所自己就能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