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人人网、网秦科技、世纪佳缘5月初成功登陆美国证券交易市场后,土豆网、淘米网以及迅雷公司均有望于本月在美国正式IPO。
民企上市之路总是纠结:在海外上市,程序简单,但融资量有限;在国内上市,融资率高,但程序复杂。不仅仅是资金多寡和程序繁简问题,面对证券承销商和相应的助推团队的不同理念,民营企业海外IPO过程,也是考验企业管理层与中介服务机构的试金石。
当当网雄心勃勃地赴美上市,但最终确定的上市发行价却让CEO李国庆耿耿于怀,甚至由此引发了李国庆与承销商摩根士丹利的员工之间的口水仗。有媒体称,一切的一切源自当当网的发行价不高,上市募集的资金不多。
当当网的管理团队多有美国留学背景,公司的法律结构和股权结构海外情节颇重,但在上市问题上,当当内部显然还是没能彻底摆脱国内资本市场的思维惯性。国内市场的证券承销商总是愿意将发行价定的很高,通过概念的炒作拉动市赢率高企,进而在退出机制中大举套现赢利。而上市公司也愿意把发行价打到天花板上,一则显示公司价值,二则吸引投资者追捧。这几年在国内证券市场,特别是在创业板和中小板市场上就不乏高开低走的股票。
有关上市公司、证券承销商、会计师事务所、律所等机构,以企业上市为契机,利益捆绑,甚而弄虚作假,欺骗广大不知实情的投资者的事件,媒体每年都有披露。
为什么摩根士丹利不愿意推高中国上市公司的发行价?难道大摩不知道股票发行的溢价效应?
答案十分明确:大摩更看重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包括一些基金公司及自己客户的利益。摩根士丹利的思维方式正是我们所推崇的长期、稳定的细水长流战略:如果广大投资者与基金公司能够从新股发行上市中赚钱,作为投行的大摩当然可以从中收取更多的咨询费及合伙投资收益。反过来说,如果大摩让自己的客户亏损了,客户流失这类最令其担心的事就会发生。
当然,美国股市也不是一派田园牧歌,它的做空机制也让一些中介机构开始算计中国公司。近段时间以来,有关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公司频遭调查的消息,这就很具有典型意义。
有消息爆料,做空者利用投行或者研究机构发布中国上市公司的研究报告,然后通过媒体放大影响,让管理层参与调查,同时组织律师起诉。这些有硬伤的股票,也是一击即中,而做空者往往还是那些鼓动中国企业到美国买壳上市的推手。
美国股市的做空机制,包括负面调查等针对中国企业的反向操作,可谓滥杀无辜。但这种没有太多来由的多空转换,在美国也是司空见惯,甚至被称为阳谋型的商业模式。这的确让中国企业和民众的感情很受伤。
可悲的是,我们的思维惯性还停留在单边市的模式之中,停留在利益均沾的社会大同的价值观中。但在美国的证券市场,不但股价上涨可以获利,股价下跌也是兑赌的手段之一,而这都取决于利益集团的掌控需求。
|